当前位置 :首页 > 客商讯 > 国内商讯

新余水北民营企业家抱团反哺家乡凝聚正能量

2016-08-01 16:03: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利萍 加入收藏

【摘要】“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商会第一任会长熊水华四兄弟,捐资3600多万元为遭受特大洪灾的家乡熊坑村重建家园,同时修桥修路,安装太阳能路灯,熊坑村成为全省水生态文明村。现任会长邹细保出资700多万元助力家乡新农村建设; 常务副会长钱小云等企业家捐资1000多万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40多名商会会员捐资850多万元,设立“农村居家养老基金”,用基金增值收入建立27个 “颐养之家”,让老人们享受“饭来张口”的幸福。

  走进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熊坑村,只见一排排三层楼的联排洋房、一盏盏现代化的太阳能路灯、一条条整齐有序的地下排水管连成网……在村中很多老人看来,熊坑村的巨大变化源于率先在外闯出天地的一批“后生老板”们的无私馈赠。这些率先富裕起来的熊坑村人,在当地政府引领组建水北商会后纷纷热衷公益、报效桑梓,带动越来越多的水北当地百姓加入好人行列,“人心向善,见贤思齐”渐成风气。mlB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从前破落不堪,如今为人艳羡mlB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驱车从新余市区出发,往东北方向行驶约40公里,就到了渝水区水北镇熊坑村。7月18日,雨后的熊坑村天空湛蓝,遍布村中的草木绿意葱茏。正值中小学暑假期间,村民熊三芽满足孩子们的愿望,回到农村老家。mlB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以前,面对孩子回乡的请求,熊三芽却屡屡犯难。2010年5月,蒙河发生特大洪水,地势低洼的熊坑村受灾严重,绝大部分房屋被冲毁、浸泡。“得到消息后返家看到倒塌的房子就傻了眼,这意味着在外漂泊的一家人有家不能回。”熊三芽说,从那时起,一家人就很少回来了。mlB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水北商会中的“熊坑娃”们伸出援手,破败的熊坑村由此变了模样。“水北商会的熊家四兄弟捐资3600多万元重建家园,新建18栋72套三层别墅赠送给乡亲,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熊三芽说,有了房子,就解决了最现实最急迫的问题,回家不再是一件愁事。mlB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18日18时,67岁的黎债婆带着记者参观了她家228平方米的三层大房子,自来水、燃气灶、空调、智能电视……整个家跟城市里的别墅并没有区别。还有一会儿,老伴就要下班,她正等着一起去村食堂吃免费晚餐。mlB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以前,熊坑村被称作‘孤岛’,交通闭塞,如今建了别墅、修了马路。平时用水不花钱,村里60岁以上老人一日三餐吃饭不花钱。老家有新房子后,孩子们每周也会回来小住几天,一家其乐融融。”黎债婆告诉记者,村里还建了老年颐养之家,空闲时大家聚在一起拉家常、打打牌,好不自在,这都得感谢水北商会为村里作出的贡献。mlB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富贵不共享,犹如衣锦夜行”mlB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村民屡屡提到的水北商会成立于2012年9月,现有成员337名,大多数是水北镇土生土长、在外闯出一番天地的农村娃,现在他们有了新的称谓:反哺家乡的民营企业家。“这是全省首个由本土民营企业家组成的市直乡镇商会,成员数量不多,身价也无法与那些商业大鳄相比。但正是有了这样一批热切回报家乡的企业家的加入,家乡的建设步入了新台阶。”水北镇党委原书记周金林介绍,水北商会的企业家们竞相为家乡增光、出力,他们认为得到家乡人民的认可才有面子,于是有的建别墅、有的建学校、有的出资让老人们颐养天年、有的种树种草,用“后生老板”们的话说就是“富贵不共享,犹如衣锦夜行”“不做好事,不好意思;做点好事,不够意思;多做好事,才有意思”。mlB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商会第一任会长熊水华四兄弟,捐资3600多万元为遭受特大洪灾的家乡熊坑村重建家园,同时修桥修路,安装太阳能路灯,熊坑村成为全省水生态文明村。现任会长邹细保出资700多万元助力家乡新农村建设; 常务副会长钱小云等企业家捐资1000多万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40多名商会会员捐资850多万元,设立“农村居家养老基金”,用基金增值收入建立27个 “颐养之家”,让老人们享受“饭来张口”的幸福。mlB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党建+商会”,报效桑梓夯实自身mlB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天上掉下的馅饼,半信半疑。”熊三芽坦诚道出听说熊家四兄弟为乡亲们建别墅的第一反应。但当他知道,水北商会早已成立党支部后,有了主心骨,就彻底放心了。如今,商会不再局限于企业抱团取暖,而是在党委的“领导、引导、服务”下,抱团回报家乡回馈社会,也成为推进商会企业抱团发展转型升级的平台。“党建+商会”,已成为水北商会人最为自豪的发展模式。mlB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钱不能传承,但是精神、文化可以传承。”周金林说,目前,商会党委共有党员86名,并建立了九江、赣州、深圳、江苏等7个流动党支部。通过“党建+商会”的平台,汇集会员们回报家乡的愿望和力量,让其成为农村社会治理和建设的强大暖流,也让水北人“凝聚乡情,报效桑梓”的公益基因传导延续。mlB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水北商会在铸就一方热土使其成为上善之乡的同时,也夯实企业自身发展基础。“‘党建+商会’整合会员资源,实行抱团经营,助推会员企业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夯实回馈家乡的经济基础,老百姓得到实惠,民营企业得到发展。”邹细保告诉记者,得益于商会党委的指导,商会每月召开项目活动介绍会,加强会员企业之间信息交流,优化整合资金、技术、人才,推动商会企业合作共赢,引进培育了江西瀚德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恩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叫得响的明星企业。会员企业信誉度得到整体提升,新余市农商行给予水北商会30亿元的专项联保信用额度。mlB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客商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水北商会 新余水北  [责任编辑:张利萍]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客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客商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独家策划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400-777-8188 010-57955515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客商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2023 京ICP备16002234号-2[!--temp.cnzz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