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下午,广东行业协会联合会东莞委员会领导集体亮相
羊城晚报讯记者唐波报道:东莞商协会数量全国第一,但行业协会相互割裂,却给跨行业交流带来了局限。19日,广东省行业协会联合会东莞委员会正式成立,目的就是为了在这些鸿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企业以及各种商协会之间能够抱团共赢。
广东省行业协会联合会会长龚少林表示,东莞是中国制造业强市,联合会将在引进技术方面为企业做些服务。比如,今年9月12日联合会带团出访以色列,明年上半年去德国考察。联合会将逐步把世界先进技术引进中国,包括东莞,也会建立国际技术交流中心,积极助力中国发展。
“现在行业协会很多,但我们绝对不是停留在吃吃喝喝,而是要真正做一番事,服务好会员。”下午3时许,新当选省行协东莞委员会会长的杨勇川发表当选感言,并明确表态,东莞新成立的这个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主要宗旨是推动协会商会间的合作发展以及共赢。
据介绍,在当前简政放权的背景下,行业协会承接越来越多政府职能工作,但传统行业协会相互割裂,跨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局限大。广东省行业协会联合会成立于2014年7月,其初衷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各类活动促进行业协会的跨界交流与合作,实现地区资源与行业资源的对接,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东莞中小企业市场主体超过6万,民营资本实力雄厚,目前东莞区域内的商会有100余个,包括异地商会49个,镇街商会29个,行业商会及其他综合类商会25个,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数量居第一,而且各大商会会员数量也属于全国第一。
珠三角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东莞的商会之所以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国内一些大城市,主要原因在于东莞的经济极为发达,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东莞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原先的外来工,也就是如今的新莞人创立的,占总人口90%的外来创业人员,自然在人口基数上所占的比例很大。这些商会的密集出现,反映出外来人员在东莞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不断提升。
记者了解到,东莞委员会除了承接政府职能的转移工作外,还将搭建行业协(商)会与党委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协调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积极反映企业家的呼声与意见,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与国内外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适时组团进行商务考察和友好交流,拓展商业空间;与此同时,还将在行业协(商)会与企业之间开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同类企业或上下游企业的资源,做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实现共赢目标。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