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广东省江西商会近20家会员企业组成考察团到我市考察投资环境,寻求合作商机。市委书记张文与广东省江西商会考察团以及河源江西商会的企业家代表进行了座谈,强调党委、政府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当好企业的保姆和服务员,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为企业降费减负,营造亲商、安商、便商的发展环境。
市领导龚国平、黎意勇等参加座谈。
近10万江西儿女扎根河源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赣籍创业者奔赴广东发展。据统计,目前在广东省内的赣籍人口已超过500万人,创办各类企业达5万家,年创产值5000亿元以上。
河源作为江西入粤的第一站,与江西山水相连、人文相近,与江西的人员、经贸往来密切。据河源江西商会统计,目前,在河源的江西籍人士近10万,加入河源江西商会的会员企业和个人已近150家。我市有江西籍企业家背景的企业年营业额达80亿元,年贡献税收7.6亿元。
打造最便捷的营商环境
“河源的产业档次比较高,营商环境也很好,对吸引企业落户有很大的优势。”作为此次考察团的领头人,广东省江西商会会长、广州市天高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平对河源充满着感情。原来早在2009年,李平就在紫金县投资开发钨矿,得到了当地历届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让他对河源的营商环境充满了信心。
李平表示,当前,在珠三角的许多赣籍企业由于受土地等因素的限制,有了产业转移、向外扩张的需要。广东省江西商会将会加强与河源的互动,积极宣传推介河源,动员会员企业走进河源、投资河源,借助河源大发展的契机,为更多会员企业寻觅商机、助推发展。
张文在座谈中对江西儿女、赣籍企业为河源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感谢。他说,河源与江西特别是赣州山水相连、人文相近,同属客家地区。近年来,江西特别是赣州在工业发展方面,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企业转移,打造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了跨越发展,为河源提供了学习的样本。
一个城市的发展,关键看企业,企业强则城市强,企业有竞争力则城市有竞争力。张文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关注河源、走进河源、了解河源、投资河源。张文表示,当前,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鼓励珠三角的企业向河源等地转移。深圳实施东进战略,也为河源对接深圳产业转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河源能不能抓住深圳产业转移的最后“窗口期”,关键还得看自身。他强调,党委、政府要当好企业的保姆和服务员,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为企业降费减负,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市场环境,把河源打造成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