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工作的四项主要任务,包括建立新型金融业标准体系;强化金融业标准实施;建立金融业标准监督评估体系;持续推进金融国际标准化,在移动金融服务、非银行支付、数字货币等重点领域,加大对口专家派出力度,争取主导1-2项国际标准研制。
近年来,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以保险业为例,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十二五”期间,保监会正式发布的金融行业标准11项,其中新制定5项,修订6项。
保监会最新修订并发布《产险单证》行业标准显示,其修订内容主要包括新增电子保单标准、精简单证尺寸标准和排版标准、适度放宽图文区域设计、扩充新的防伪技术、更新印刷相关技术标准。
保监会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可以进一步规范和统一行业标准,促进保险企业风险控制、成本降低、信息安全等经营管理,更加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权益。”
其实,标准化的推进,为市场注入了更多活力。上海保交所董事长曾于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保交所与传统保险市场的区别,在于保交所是场内交易的市场,是标准化的市场。提供标准化市场交易,有利于公共性、普惠性保险产品的推广,保交所希望今年推出首款场内交易的普惠性保险产品。”
而标准化的推进,对于一些金融业务的监管也更有帮助。在此前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陆磊表示,目前资产管理市场上存在一定乱象,一是因为互联网企业、各类投资管理公司等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十分活跃;二是各监管部门在促进本行业发展理念下,对于资管业务按照所在行业制定了不同的监管规则,各类资管业务的投资范围、门槛、杠杆水平等监管规制都不相同。
为此,陆磊建议,为了推动资管行业规范发展,需要统一标准、规制。“这包括坚持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相结合,分类统一制定标准、规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建立宏观审慎建设框架;实施穿透式监管;严格行为监管,强化金融机构的勤勉尽责义务;回归资产管理的业务本质,打破刚性兑付。”
不过,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也存在一定挑战,因为新业务、新产品层出不穷,新的业务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不断涌现,都要标准化工作作为支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位金融机构人士,其主要反映的问题是“当前,标准化工作仍面临技术类标准多、业务及管理类标准少,政府主导标准多、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偏少,行业标准多、跨行业和跨领域标准少等问题,标准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同时,标准化工作贯彻落实措施不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有待建立。此外,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偏少,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
根据《规划》确立的“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的发展目标,要求金融业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10项以上,推动3个以上金融业社会团体发布团体标准;金融业标准水平明显提高,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显著增强;金融业标准实施效果显著增强,新发布的重点金融业国家标准开展质量及效益评估的比例达到50%以上;金融业标准化机制更加完善,对金融业科学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主导研制金融业国际标准取得实质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