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车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国内新能源汽车仍有广阔成长空间。
中、美、欧陆续发布碳中和目标,其中美、欧将碳中和时间点定为2050 年,中国提出到2030 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汽车电动化成为了节能减排的必选项。
国内2021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350.72 万台,占汽车总销量的13.4%,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规划提出2025、2030、2035 年新能源汽车占总销量的比重分别为20%、40%、50%的目标,未来新能源汽车仍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2017 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补贴政策逐年退坡,后补贴时代双积分政策接力,续航里程长的新能车所获积分高,多余正积分可通过交易转让。
2021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69.7%,销量同比增长165.1%,进入市场驱动的新阶段。
动力电池产业有望进入 Twh 时代。
2021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296.8Gwh,同比增长117.8%,2017-2021年CAGR 达到44.4%,预计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将进入Twh 时代。
市场份额方面,2020 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Top5 市场份额81.3%,2021 年提升至81.8%,集中度较高。2021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中有六位是中国企业,合计占比48.0%。
需求高增下,锂电四大主材有望维持较高景气。
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高镍化趋势明显,磷酸铁锂材料渗透率快速提升。长期来看,三元与磷酸铁锂材料有望共存。
负极材料:人造石墨在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中应用广泛,2021H1 其占比达85%。对于人造石墨,焦类原材料价格波动与石墨化加工费成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
电解液:供需不平衡下六氟磷酸锂价格出现大幅提升,2020 年8 月至2021 年年末,三元圆柱电池电解液与磷酸铁锂电解液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68.2%、267.5%,未来在供给陆续释放下,供需紧张有望缓解。
隔膜:隔膜行业折旧占据公司总成本比例较大,设备供给对行业产能扩张形成了限制,下游需求高增的背景下,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
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指数代码:980032.CNI,简称“新能电池”)选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业务领域属于涉及新能源车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新能源车电池管理系统及新能源车充电桩等的公司组成指数。发布日期为2015 年2 月17 日。
指数收益优于同类指数及市场主要宽基指数:指数自成立以来净值表现优异,累计收益率达1516.46%,年化收益率为16.11%,优于同类指数以及市场主要宽基指数。
指数自2020Q1 以来交投较活跃:2021Q3 以来指数成交量、成交额均维持在较高水平。2021Q3 指数日均成交额为878 亿元、日均成交量为21亿股。
指数估值水平处于近一年、近三年以来低位:截至2022 年3 月14 日,指数市盈率(TTM)为74.77 倍,在近一年以来的PE 数据中位于5.35%的百分位、在近三年以来的PE 数据中位于36.85%的百分位。
锂电池ETF(159840.SZ)成立于2021 年8 月5 日,于2021 年8 月20 日上市。
基金经理:刘伟琳:人民大学金融工程博士学历。2021 年8 月起任工银瑞信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 基金经理。投资经理年限7.41 年,在任管理基金数18 只,在管基金总规模104.98 亿元。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行;股市波动率上升;金融监管力度抬升超预期。本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预期风险收益水平较高;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