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山东省第一家县级商会——北京宁津企业商会正式在京筹备,成为宁津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桥梁纽带。德州市政府驻京办事处主任王学昌,宁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毕志国出席筹备会议。县人社局、县融入京津冀北京联络处负责人以及100多位在京宁津籍企业家参加。
王学昌在致辞中表示,商会因“乡情”而发起,需要大家以“乡情”为纽带经营好、维护好,使其成为一个家、一个品牌和一个舞台,把合作共赢大戏唱好。
毕志国在致辞中说,宁津自古有外出经商务工的传统。据初步统计,在京津冀地区经商创业、务工、居住的宁津籍老乡达15万人,创办规模以上企业1000多家。希望商会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日益发展壮大,团结在京宁津籍老乡,为家乡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筹备会上,腾讯公司政策合作中心总监崔书锋、中国石油集团石油工业出版社副总编李希文、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竞委会副秘书长王劲松等与会代表分别做了主题为互联网+与企业创新、京津冀一体化形势下上会如何发挥纽带作用、商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旨演讲。
天亿金投资集团董事长、北京宁津企业商会发起人孙浩天表示:“好多北京的企业家做得很好,但是跟老家的地方政府不是很熟悉。想回乡投资,但是苦于没有渠道,没有平台。所以咱们成立这个商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起一个纽带作用。”
宁津县融入京津冀北京联络处主任、宁津县人社局副局长马晓峰说:“对我们宁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契机。宁津在北京的企业家很多,他们成立这个企业商会呢,能够更好地掌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散的信息,使我们县里能够更好地做好一些项目和产业的承接工作。”
“在协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候,难免会对接各种资源,那么我们商会的成立就是合法的把老乡们的资源都能够统一起来,都能够协调起来。”北京山东企业商会副秘书长、北京德州商会秘书长张恩民说。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德州一区四基地的建设,撬动42万亿的投资,这个机遇我们抓不住,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要实实在在地做一些建设性的东西,基地的建设,科技成果的转化。商会再加上我们宁津县的企业和政府扭成一股绳,我觉得这个对宁津县的今后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千载难逢的机遇。”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工业出版社副总编李希文说。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