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郝彦丰 通讯员 张瑜 贺学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2022年以来,清涧县双庙河便民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建设作用,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因村施策规划产业,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形成“村建产业、集体增收,利益联结、群众致富”的产业振兴模式,持续激发农民增收潜力,也为全县乡村振兴提供了“样本”。
“‘一村一品’绝不是盲目规划,我们在突出地域特色优势和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注重挖掘每个村庄的特色种植传统,帮助村庄精准定位,深度挖掘产业发展潜力。”双庙河便民服务中心党工委书记郝耀武说,正是得益于此,双庙河便民服务中心“一村一品”形成独特的发展态势,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
1、桑浪河村:
支部领办盘活资产 利益联结风险共担
“大伙儿加油干,今天咱们得把这批订单全部包装好,刚还有几位客商打电话催货。”近日,在桑浪河村小米包装厂房内,清涧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驻村第一书记白洁和村“两委”干部正忙着将加工好的小米装袋进箱。
作为双庙河最偏远的行政村,桑浪河基础设施较差、留守村民劳动力受限。2021年,村里整合出800亩高标准农田,但如何让这些农田高效运转起来,成为桑浪河村的现实问题。为了盘活资源,该村以“支部主导、群众自愿、风险共担、集体增收”为原则,积极引导村集体注资、村干部入资、村民投资,共筹集23万元作为小杂粮种植的启动资金,并引进渗水地膜技术,通过农业机械化作业,解决劳动力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我们把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合作抱团发展优势、群众致富愿望有机地结合起来,村集体经济发展就有了航向。”白洁介绍,通过村党组织领办,把分散的群众组织起来,把闲散的资源整合起来,一方面800亩农田运转有了启动资金,另一方面把大家都“捆绑”在村集体产业上,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凝聚力。同时,纯利润的10%归村集体经济所有,村民可以从出租地块、务工、分红三方面获得收益。
2022年风调雨顺,谷子长势也很好,眼看丰收指日可待,没想到重阳节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让桑浪河村即将成熟的谷子遭了殃。对此,村集体把剩余完好的谷子收回来,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办法,将谷子加工成小米,进行精细包装和精准宣传,运用消费帮扶力量和网络平台等渠道,保障小米畅销。“正因为集体入股、风险共担,大家才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一场冰雹并没有给我们造成太大的损失,来年村民的信心也更足了。”白洁说。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桑浪河村党支部发挥“火车头”示范作用,建立村集体与百姓经济利益共同体,有效激活农村资源资产,实现了“支部作为、集体增收、百姓富裕”的目标。
2、贺家畔村:
长短结合科学谋划 群众收入持续稳定
冬日阳光,明媚温和。午后,贺家畔村村民白永忠正在村委会门前排队领取在红薯基地的务工收入,他逢人便高兴地说:“我在基地务工有9000多元的收入,加上土地流转和入股分红,收入轻松过万,这还不包括我家的大棚收入。”
贺家畔村是黄河流经清涧的最后一个村庄,独特的地域优势使得该村的红枣曾久负盛名。但近年来,受市场疲软、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等因素制约,清涧红枣价格低迷,村民栽植红枣的积极性严重受挫。
为了解决红枣主导产业歉收、卖不上价的难题,贺家畔村将目光瞄准黄河滩地,分期实行土地流转,并实施了整地滴灌项目,按照“统一规划、集体流转、合作经营、广泛受益”的模式,发展沙地红薯产业。
“从开春到秋收,翻地、栽植、锄地到最后收获装箱,村里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是一起劳动,大家有说有笑,干劲十足。”驻村第一书记杨忠伟说,贺家畔村的沙地红薯个头均匀、口感绵软,百亩红薯基地2022年产出30万斤红薯,产值达60余万元。在国能榆林能源有限公司的驻村帮扶下,村集体产业的收入也超过40万元。
贺家畔村还对村里的产业作了长期规划,按照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三林共建”原则,将打造100亩黄河滩地低改红枣经济林,5万棵山地大黄杏、核桃、花椒树、酸枣树等生态修复经济林。产业规划长短结合,为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开辟出更大的舞台,也为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稳定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
3、徐家畔村:
因势利导盘活大棚 集体经济华丽转身
徐家畔村大棚种植产业的发展,是双庙河便民服务中心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又一生动实践。该村有日光大棚40座,曾主要发展香菇大棚产业,后因培育成本高、销路不畅等导致产业发展停滞,村集体经济逐渐丧失收入来源。
在双庙河便民服务中心党工委的悉心指导下,徐家畔村“两委”多地走访调研,积极招商引资,成功引进海龙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入驻投资。合作社在接盘以后,根据大棚现有基础设施情况,充分利用大棚防雨、防虫、防病的有效保障,以及沿黄地带气候、光照等优势资源,确立了发展葡萄采摘园的新思路。
目前,该村已累计栽植葡萄50余亩,包括户太八号、阳光玫瑰等9个品种,不同品种错开了成熟季节,有效延长了葡萄挂果期。合作社按照前3年每年1万元的承包费,第4年开始以5000元逐年递增,最终达到50000元的标准逐年交付村集体经济账户。
“2022年,葡萄大棚直接带动3名村民长期务工,临时雇工超过300余人次,总工资达10万余元。合作社还打算在村里推广葡萄种植,我们免费传授种植技术,为村民提供种苗,让徐家畔村真正发展起独具特色的集体产业。”海龙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海伦说。
下一步,徐家畔村还将结合清涧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利用双庙河桃花岛、双乳峰等特色风景区和葡萄采摘园、鲜枣采摘带等产业发展战略,逐步打造观光休闲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鲍家山村:
林上林下同频共振 全力突破发展瓶颈
为扭转红枣产业发展不利的势头,双庙河便民服务中心确定了“林上建‘银行’、林下建‘药仓’”的双保险发展思路,鼓励支持各村将林上嫁接“临黄一号”鲜食枣及酸枣和林下栽植连翘等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
鲍家山村是沿黄公路旁边的一个村庄,村民收入以红枣栽植和畜牧养殖为主。2022年,双庙河便民服务中心结合地理优势,在该村规划了1500亩林下连翘种植项目,并为村民免费发放了苗子,给群众增收致富带来新希望。同时,统一选购优质接穗,对该片区域红枣进行了改良实验。
“以前不知道连翘是啥,后来经过实地参观和技术人员讲解,我才发现栽种这种药材很划算,它适应能力强、好成活、价格高、卖得快,还能美化环境。我家种了10多亩连翘,就等着挂果了。”鲍家山村村民赵加合说。
在“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双庙河便民服务中心党工委积极作为,科学谋划,在资金、政策、技术、服务、创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村集体经济由“我怎办”变为“我来办”,农民由“要我种”变为“我要种”,群众增收真正实现了科学、长效、可持续,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展。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