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线下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极其便捷的体验:不论是在商场、饭馆还是便利店,我们只需打开手机上的微信或者支付宝,然后扫码进行支付即可。难怪有人调侃称,现在一百块钱现金要比以前“耐花”了不少。
第三方移动支付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便捷的支付体验,还会不时给我们带来一点小惊喜:微信和支付宝的鼓励金就是最好的例子。鼓励金的意义在于引导和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两家公司会在上面下大功夫也正好说明线下支付市场还有充足的发展空间。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微信和支付宝“楚汉相争”的局面已经形成的时候,中国银联的高调入局无疑给线下支付市场的格局增添了不少想象空间。
“狼群策略”:以联盟之力抗衡微信和支付宝
5月27日,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在北京发表声明,正式推出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持卡用户可以通过银行APP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此外,另有近60家商业银行也在加紧测试,预计年内将全部开通云闪付功能。银联此举大有向支付宝和微信发起群攻的势头。
就用户规模而言,微信和支付宝可谓占尽了便宜。根据极光大数据iAPP平台的监测,截至5月28日的数据显示微信的渗透率已经达到85.13%,而支付宝则为50.54%。两者在应用总榜单上分别排在第一和第四位,用户保有量分别为7.66亿和4.55亿。
而在银联阵营中,渗透率排名前四的应用分别为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工银融E联和招商银行。iAPP截至5月28日的数据显示,排名第一的建设银行渗透率为8.76%,用户保有量为7,882万。
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是同属工行旗下的工商银行和工银融E联,用户保有量分别为5,520万和4,553万,招商银行客户端的用户保有量也均超过2,500万。
尽管在单个应用的体量上,银行类应用和微信及支付宝存在显著差距。但由于银行类应用的数量繁多,且头部应用的用户体量庞大,集结到一起的话依然足以形成一股蔚为壮观的新势力。
在移动支付领域,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就是一切
巴菲特和芒格发现,一旦用户习惯使用某件产品,他们会对其产生依赖,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也会下降。这个传统消费心理学观点,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更是被演绎到了极致。可以说在移动支付领域,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意味着一切。
根据极光大数据iAPP平台的监测结果,我们对4款银行类应用的日均使用频次和时长与微信、支付宝两款应用进行了对比。
对比结果显示,社交属性显著的微信在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长上均明显超过其他应用。和几款银行类应用相比,同为工具型应用的支付宝在使用频次上占优,但其使用时长却和前者比较接近。
银行类应用的优势在于固有用户规模庞大,且获客成本相对低廉:每位银行卡持有人都是银行类应用的潜在用户,只需在开卡或者更新银行卡时引导持有人下载应用即可。关键还是在于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习惯养成的关键:使用体验和优惠政策
在支付功能上,使用习惯的养成主要关乎两点:使用体验和优惠政策。
使用体验属于操作层面,主要表现为支付功能的设置是否合理,以及支付场景的覆盖和体验是否足够便捷。
此前银联云闪付已经引入包括苹果、三星、华为和小米在内的主流手机厂商,联合推出Apply Pay等一系列便捷的闪付工具,用户无需解锁进入手机即可完成支付动作。但由于覆盖的支付场景较受限,用户在接受程度上便打了一个折扣。
银联此番联合银行类应用发力,除了可以受益于后者庞大的用户基数外,还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克服在应用场景上的制约。此外,随着微信和支付宝日益“臃肿”,轻量化且功能明确的银行类应用或许能在支付动作上完成逆袭。
优惠政策是对用户使用行为的直接激励,银联这次可谓给足了诚意:从6月2日起,在全国40个知名商圈约十万家商户,使用银联云闪付挥卡、手机以及扫码支付,均可享受6.2折优惠回馈。
优惠政策的好处在于激励直接,短期效果好,但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需要持之以恒地投入。消费和支付属于高频动作,想要提升用户对产品的粘性,考验的是服务提供商的运营能力。可以预见的是,银联的入局将会引发一场巨大的躁动,新一轮的补贴大战即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