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客商讯 > 商会财经

地方敲警钟:防止系统性和区域性财政风险

2016-02-16 15:15:00 来源:财新网 作者:冯孔 加入收藏

【摘要】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渐显性化,区域性风险化解的压力加大;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潜在的社会矛盾存在向财政集中的趋势  【财新网】(记者 邢昀)2016年地方财政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收支压力,省市县三级收支平衡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渐显性化,区域性风险化解的压力加大;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潜在的社会矛盾存在向财政集中的趋势iQ2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财新网】(记者 邢昀)2016年地方财政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收支压力,省市县三级收支平衡难度大,陆续公布的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报告中,多个省份强调,要防止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财政风险。iQ2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面对严峻的财政收入形势,大部分省份调降了2016年的收入增速预期目标,多集中在6%-8%之间,低于GDP增速目标0.5个-2个百分点。山西是全国惟一一个将2016年财政收入目标定为负增长的省份,预计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7%,GDP增速预计6%。iQ2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山西省2016年财政预算报告中称,从目前经济运行轨迹预判,按现价计算的工业、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的产值难以实现增长,煤焦、钢铁、电力等主导行业去产能、去库存面临较大压力,经济效益难有回升,导致税基减少、税源萎缩;国家进一步实施减费降税政策等政策性减收因素也将影响财政收入增长。iQ2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的同时,财政支出刚性攀升。湖南省财政厅厅长郑建新表示,支出结构固化、能增不能减的问题仍然突出,民生政策提标扩面资金需求不断增加,各种改革性成本支出有增无减,在地方收入以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增长双双放缓、盘活存量资金空间不断缩小的大背景下,中长期收支平衡压力较大。iQ2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2016年影响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刚性支出居高不下,省市县三级收支平衡矛盾尖锐,地方财政面临的收支压力前所未有。山西省预算报告表示,2016年山西省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减项目资金178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3亿元、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6亿元,以及加大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力度等措施,才得以平衡盘子,在保基本、保运转、保稳定的前提下,其他支出区分轻重缓急、量力安排。iQ2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在此形势下,多个省份提醒风险隐患增多,要防止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财政风险。郑建新表示,虽然去年开始中央对地方存量债务进行大规模债券置换,有效降低了举债成本,但要看到,置换只是把债务期限拉长,其规模受制于债券市场容量,利率由市场决定,终归是要偿还的,不能完全依靠这种模式来规避风险。iQ2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渐显性化,虽然总体风险可控,但区域性风险化解的压力加大。不少地方采取措施对高风险地区化债计划管理。浙江省提出,建立市县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与省对市县转移支付、政府债务限额分配挂钩机制,市县债务率超过100%的,不得再新增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切实防范债务风险。iQ2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截至2015年末,重庆市全市政府债务3379亿元,略低于国务院核定的政府债务限额3412亿元。重庆市称,高风险区县减至1个。iQ2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此外,其他风险加速向财政转移也需关注。郑建新称,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潜在的社会矛盾存在向财政集中的趋势,如果缺乏系统通盘的考虑,还是采取花钱买稳定、花钱买平安的解决办法,财政部门会很被动。同时,对高杠杆、民间融资等金融风险也要高度警惕,制定预案,防止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iQ2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他还提醒,社保基金风险也值得关注。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加上制度设计缺陷,社保基金收支缺口不断扩大,基金运转高度依赖财政补助和历年滚动结余,不可持续。iQ2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此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5》中披露,2014年全国31个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年结余(不含财政补助等)出现1226亿元的赤字,仅有8个当年结余为正数,东北和华北“入不敷出”的情况尤为突出。iQ2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客商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文章来源:财新网   [责任编辑:冯孔]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客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客商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独家策划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400-777-8188 010-57955515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客商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2023 京ICP备16002234号-2[!--temp.cnzz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