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温天气消退,9 月用电量环比回落。中电联统计9 月2 日-8 日、9 月9 日-15 日燃煤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环比增速分别为-5.6%、0.1%,同比分别为-2.1%、0.1%(8 月5 日-9 月1 日同比区间落在4.1%至24%之间)。中电联表示全国气温延续回落,制冷负荷进一步减少,煤电机组发电量及日耗进入下行通道。
据中电联口径数据:9 月2 日-8 日、9 月9 日-15 日中电联燃煤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环比分别录得-5.6%、0.1%,同比分别录得-2.1%、0.1%(8 月5 日-11 日、8 月12 日-18 日、8 月19 日-25 日、8 月26 日-9 月1 日同比分别为7%、24%、16.5%、4.1%);9 月前两周日均耗煤量环比录得-5.4%、0.5%,同比录得-0.7%、2.2%。
中电联表示“全国气温继续下降,制冷负荷继续减少,煤电机组发电量和日耗进入下行通道。煤炭入厂量虽有所减少但高于耗量,使得库存继续上涨,高库存水平继续保持,电煤库存高于同期4082 万吨”。
9 月前两周中上游开工率多数回升。全国247 家高炉开工率均值回升至81.8%,环比8 月均值回升5.0pct;9月上旬焦化企业开工率均值升至75.7%;环比上行6.8%。全国石油沥青开工率均值42.1%,高于8 月均值的37.2%;PTA 江浙织机负荷率上行,PVC、苯乙烯开工率小幅回落。和汽车零售数据匹配,9 月前两周汽车半钢胎和全钢胎开工率下降,后续走势尚待进一步观测。
截至9 月前两周,全国247 家高炉开工率均值为81.8%,环比、同比增幅分别录得5.0、9.6pct。焦化企业开工率均值75.7%,环比、同比增幅分别录得6.8、14.3pct。全国石油沥青开工率均值录得42.1%,环比、同比增幅分别录得4.9、3.0pct。PTA 江浙织机负荷率均值录得64.2%,环比、同比增幅分别录得14.3、-1.6pct。
华东下游PVC 开工率均值录得59%,低于8 月均值的62%;全国苯乙烯开工率均值录得71.1%,略低于8 月均值的71.4%。9 月前两周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录得61.9%、56.0%,8 月均值62.9%,8 月最后一周读数61.7%;9 月前两周全钢胎开工率分别录得54.0%、50.4%,8 月均值57.9%、8 月最后一周读数58.6%。
1中钢协数据显示,9 月上旬,全国重点统计钢企累计日产粗钢281.43 万吨,环比增长0.86%;生铁284.41 万吨,环比增长1.42%;钢材371.90 万吨,环比下降1.37%。
货运数据继续处于徘徊状态。截至9 月18 日,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月均值录得99.8,持平于8 月均值的99.9;不含中秋假期(10-12 日)均值为101.7,略高于8 月,但仍低于6-7 月,周度分布的趋势性亦不明显。
整车货运这一指标在4 月中旬起随疫后物流秩序恢复整体回升,7 月后进入持平徘徊。
G7 物流数据显示:截止到9 月18 日,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月均值录得99.8,环比回落0.1%(前值-2.1%),其中不包含中秋假期(9 月10 日-12 日)均值录得101.7,高于8 月均值99.9,仍低于6-7 月读数的103、102。
9 月1 日-7 日、9 月8 日-14 日、9 月15-18 日均值分别录得101.2、95.1、105.3,周度数据自中秋以来企稳回升,但相较疫情前3 月上旬日均读数119.4 仍显著偏低。
代表跨区域人群流动的执行航班数量自8 月中旬以来显著回落,9 月低位环比企稳。截至9 月18 日,9 月国内执行航班(不含港澳台)日均值环比8 月回落48.3%,6-8 月环比增速分别录得70.8%、41.8%、-11.7%。我们理解在区域疫情影响下,服务业及商务活动景气度仍存在较大约束。
截至9 月18 日,国内执行航班日均值录得5318 架次,其中7-8 月度日均值分别为11648、10291 架次,9 月读数环比回落48.3%(8 月前值-11.7%,6-7 月环比70.8%、41.8%)。值得注意的是,航班数据自9 月10 日以来初步企稳,其中前三周日均值分别录得6776、4962、5167 架次,疫情前1-3 月读数分别11054、11928、5733 架次。若以执行航班/计划总数表征航班执行率,该指标同样于第二周初步企稳,前三周读数分别为0.47、0.37、0.39,这一指标与服务业活动预期指数高度相关。
代表城市内居民生活半径的地铁客运数据偏弱。9 月前18 日全国十大城市地铁客运量日均为3537 万人,低于7-8 月数据4000 万人次,其中深圳、成都等城市客运量数据回落显著,上海、南京、重庆等城市小幅回升,显示区域疫情影响仍是一个主线。不过随着中旬起疫情得到控制,深圳成都地铁客运量初呈修复趋势。
截至9 月18 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月均值客运量分别录得766 万人(8 月日均825 万人)、849 万人(8月日均820 万人)、723 万人(8 月日均796 万人)、361 万人(8 月日均550 万人)。全国十大城市地铁客运量日均值3537 万人次,7-8 月数据分别为4012、4037 万人。而受区域疫情散发影响,成都地铁客运量月均值由8 月408 万人回落至最新的60 万人,重点二线城市中仅南京、重庆、苏州客运量环比回升,分别录得1.0%、9.7%、3.8%。客运量作为居民生活半径与社交距离的影子指标,居民生活半径缩短无疑会影响消费和服务业。
9 月前18 日全国日均电影票房5268 万元,同比增速-22%(前值79%),环比增速-56%(前值5.8%)。今年中秋档单日票房收入1.2 亿元,低于2014-2021 年均值2.2 亿元;中秋档票房总收入3.6 亿元,近六年来仅高于2017 年数据3.5 亿元。
地产销售继续偏弱。9 月前18 日30 大中城市日均成交面积为30.1 万方,进一步低于8 月。今年6-8 月日均成交数据分别为61.7、42.2、39.7 万方。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线城市成交已略高于8 月,但二三线在继续走低。
主要城市二手房成交数据偏弱,深圳、成都等出现区域疫情的城市更为明显。
截至9 月18 日,全国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日均面积录得30.1 万方,其中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截至18 日)数据分别录得43、30、30 万方(8 月最后一周39 万方),本月首周以来销售数据延续回落。月均值环比8 月回落24.1%,相较历史同期数据跌幅仍录得40.7%。本月二三线成交面积再度走弱,9 月前18 日一、二、三线城市成交面积同比增速为5%、-57%、-31%。
主要城市二手房数据同样偏弱。截至9 月18 日,北京二手房成交(签约)套数月均值411 套,环比回落18.6%;深圳、成都、南京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速录得-30.8%、-84.4%、-23.5%。截止到本月前18 日,百城土地溢价率月均值3.4%(前三周读数分别为2.1%、5.8%、2.3%)。
外贸高频数据偏弱。9 月上旬沿海重点枢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5%(8 月增速-2.3%),中港协表示 长三角地区港口连续3 天受到台风严重影响。作为外需对照的 韩国出口9 月前10 天表现偏弱。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回落至7 月以来低位。
29 月前10 日,中港协沿海重点枢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减少15%(8 月增速-2.3%),沿海八大枢纽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回落14.6%(8 月增速0.1%)。中港协表示“吞吐量同比下降主要是因为长三角地区港口连续3 天受到台风“轩岚诺”严重影响,且台风“梅花”将继续影响港口生产”。9 月前10 日韩国出口金额162 亿美元,同比增速录得16.6%。今年6-8 月韩国全月出口增速分别为5.3%、8.7%、6.6%,去年全年出口增速为25.7%。
截至9 月16 日,中国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 录得2609,环比上月末回落19.0%,相较去年同期回落10.2%。
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 录得2313,环比上月末回落26.7%,相较去年同期回落49.9%。
汽车销售增速放缓。9 月前12 日,乘联会口径乘用车日均零售量3.9 万台,持平去年同期,低于8 月全月同比的29%;批发销量同样较8 月增速放缓。乘联会表示“部分地区出现疫情散发的静默停滞状态,由此车市零售也有一定扰动”。
3乘联会口径显示:9 月前12 日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3.9 万辆,同比增长0%(8 月全月同比29%);乘用车日均批发销量4.4 万辆,同比回升19%(7 月全月同比38%)。乘联会表示“近期车市不确定因素是疫情反复无常的风险加大,8 月新疆、西藏、海南同比销量下降61%左右,重庆和青海也是同比下降较多”。
简单来看,在高温逐渐过去、电力供给恢复的背景下,9 月工业开工领域环比好转;但在区域疫情影响下,消费、服务业数据表现偏弱。9 月疫情分布是震荡走低,下半月“本土确诊+无症状”低于上半月,部分疫情城市地铁客运量数据亦在恢复过程中,全月数据仍需进一步观察。
核心假设风险: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政策力度超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