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CU 领域,公司的GD32 MCU 是中国高性能通用MCU 领域的领跑者,中国最大的Arm? MCU 家族,至2021 年底共上市35 个系列450 余款,出货量累计超10 亿颗。在DRAM 领域,2021 年公司首款自研4Gb DDR4 产品实现量产,产能充沛,静待放量。同时,平台化布局有望推动各业务实现协同。
NOR Flash 供需偏紧状态有望延续,公司稳扎稳打持续提升市占率。IC Insights数据显示,在度过2019-2020 年行业低谷后,2021 年NOR 市场强势反弹24%至约31 亿美元,智能手机、物联网、汽车电子、5G 基站等应用成为主动驱动力,并将持续刺激NOR 市场继续增长。随着传统闪存大厂逐步退出,台系厂商短期内新增产能供给有限,NOR 市场整体供需依然偏紧。公司采取Fabless运营模式,在产能扩充上具有较高的灵活度,随着国内晶圆厂12 寸扩产加速,公司NOR Flash 有望获得更多的产能支持。同时全面布局车规产品、迭代工艺(制程节点由65nm 切换至55nm)、优化产品结构,都将助力公司在NOR Flash业务上稳步前行。
受益国产替代浪潮,公司MCU 业务高速增长。IC Insights 数据显示,2021 年缺货涨价潮下,全球MCU 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3%至约196 亿美元,受益于AIOT、工控、汽车电子等应用的蓬勃发展,至2026 年整体市场或将以6.7%的复合增速达到272 亿美元。缺货行情进一步加深了内资厂商与客户的直接沟通和合作,国产替代迎来黄金窗口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结合多元化的供应链策略充分释放产能弹性,出货量呈现非线性增长。同时辅以“MCU+”
策略提升产品线间联动、加强生态建设,企业护城河得以牢牢加筑。
利基型DRAM 不容小觑,公司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根据TrendForce 数据,利基型DRAM 空间约90 亿美元。公司第一代自研DRAM 产品采用长鑫19nm制程工艺,较当前主要竞争对手的主流产品有制程优势,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同时,下一代17nm DDR3 产品正在按计划进行中,预计2022 年贡献营收,制程优势进一步扩大。随着公司产品放量,DRAM 业务天花板有望快速打开。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在国内NOR Flash 领域的龙头地位以及MCU 国产替代下的放量增长,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19.84/150.22/183.93 亿元,整体毛利率水平分别为45.6%、44.4%、42.9%,公司净利润为31.25/38.82/46.07 亿,对应EPS 为4.68/5.82/6.90 元,公司在利基型DRAM 业务的深度布局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给予2022 年38 倍PE,对应目标价177.8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及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晶圆产能支持不及预期。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